×
逛京城
  • 分类:点滴
  • 发表:2024-05-12
好象是柏杨先生说过: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“欺生”,除了北京。
到了京城,听那里的人说,其实做个北京人特不容易。他们在外地人眼里,代表着中国首都的形象;在外国人眼里,则代表着整个中国的形象。
而在我眼里,北京真可以说“OK”的。北京气派,北京秩序好,北京真诚地接纳热爱她的每一个人。我想,作家王朔那句“爱你没商量”,其实也可以说代表着北京对外地人的态度。但这句话对别的什么地方就未必适用,说不定变成“宰你没商量”亦未可知。——尽管每一座城市无一例外都挂着“××市欢迎您”的牌子。
北京绝不是尽善尽美的,但她却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。
拿作为“窗口”的公共汽车来说。许多城市站台候车的长椅上大都脏兮兮的,人们习惯在那上面“落脚”而不是“落座”;在北京,我几乎是惊奇地发现,不管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,都没有这样的坏习惯。每个站台的长椅都干干净净的;让人心情十分愉快。我还十分羡慕作为北京汽车售票员这一职业。乘客上车之后,她们只提醒没有月票的同志买票,然后就是到站时报站台名。而下车的乘客则会主动出示票证,鱼贯下车。这种场面,若是叫武汉或者其他城市的售票员见了,一定大为感怀:原来售票员还可以这样子做啊!因为她们售票,一定是要练就一身在密不透风的人堆里穿梭自如的功夫的。(大都“挤”不出时间来报站名)
公共汽车上这种良好的秩序,其实每个外地人在北京不用两分钟就会适应过来,为什么一回到家里,马上又“入乡随俗”了呢?大概是因为北京有一种使人“文明”起来的东西在起作用吧。
北京人爱吆喝,特别是街头卖东西的,满嘴的“京味儿”,透着一股子亲切。“桃子两斤一块噢!”“馄饨儿五毛一碗!”,他只是自顾自不停地吆喝,仿佛他自己也陶醉在这吆喝声里了。
也许正是有了那些韵味十足的吆喝,使北京人做生意能做出一种文化味来。那天,我到一家店里宵夜,依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”的经验,憋了一口自己都毫无信心的普通话,叫了一盘大饼,一碗汤。可老板并不慢怠于我,立马吆喝开来:“一盘大饼一碗汤哎……”转眼间就端到了面前,说“给您搁这儿了,您慢用!”和着他那悠长而带磁性的吆喝声,吃完夜宵,觉得一直向往的首都北京与我竟是如此贴近,心里禁不住充溢着一种对这座古老城市的自豪感来。
我这人方向感不强,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,大有“不知南北,不辨东西”之虞。好在我们那地界的人给人指路,只以“左拐”“右拐”示人。到了北京就遇到了麻烦。那天,我到丰台去找一家医院,问一个卖书摊的老太婆,她告诉我说:“你往南走,到前面再往西拐,走100米左右靠北。”把我弄得愈发糊涂,那天是个阴天,就更加莫明所以,而我并没有要买她报刊的意思,就不想再深问。老太婆似乎明白我并未弄懂,便又指手划脚,东南西北地复述了一遍。虽然我仍然没有弄懂,但我想这于她已经很不容易了,剩下的是该我翻开手中的地图,仔细打量这座美丽而健康的城市……
虽然我做不了京城人,但我还是要借一首歌里唱的那句话:走过了南北西东,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!
北京其实是全中国人的北京,难道不是吗?
(刘贤冰《边走边想》)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