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整个社会处在浮躁状态的大背景下,有这样一种人是最令人肃然起敬的:他们拒斥来自外界的种种诱惑干扰,心存一意,念兹在兹,无怨无悔地还在干着自己认定的事情。
也许他们的追求不合时尚,也许他们所干的营生不值一提,甚至于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,但这种执著的精神,时下已是很难得了。
执著,作为佛教用语,不是一个好字眼,它是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,因而不能超脱的意思。《菜根谭》里有云:“执著是苦海,解脱是仙乡”。不能超脱者,将苦海无边,难以成佛。
然而,自古以来流芳后世者,刚好是执著的精神成就了其伟大。司马迁、蒲松龄、曹雪芹……包括传说中的愚公,都是不合时宜的“顽固不化”分子,除了愚公传说中加入了人们善良的愿望,有“帝感其诚”,搬走了太行、王屋二山外,其余的人,都是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其事业的。
相比之下,现代人则是很具“悟性”的,随着滚滚商潮的到来,几乎是一夜之间,大家把一切都“看透”了。以十分超然的态度,高唱着“潇洒地走一回”,仿佛获得了彻底的解脱。真正的矢志不移、全心全意者显然是越来越少了。
我有一位喜爱绘画的朋友,他把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,都投入到创作之中,虽没有什么大的成就,但看他的劲头,此生恐难弃画笔了。对他的画,我没什么印象,但他的一番牢骚却记得十分深刻。他说,在我们这个时代,能够让人为之献出毕生精力的,除了钱之外,好象再也找不到别的什么东西了!
他的话有些偏激,换一种说法或许准确些:时下人们很难得有什么执著的追求了。——钱是一个特例。如果我们不把追逐名利也称作“执著的追求”的话。我们的社会,并不缺乏成功的英雄。腰缠万贯的新贵,璀灿耀眼的明星,声名显赫的大腕,这些都是。我们缺少的是,那些抛开名利,不计得失,为了事业,义无反顾的人。有人说得有理:尽管我们现在并不缺少文学家、艺术家,但却不是产生蒲松龄、曹雪芹的时代!
我们的周围,更多的是一些活得匆忙而慌张者。面对纷繁变幻的世事,纷至沓来的机会,不断涌现的新的成功者,他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耐心,而开始变得浮躁浅薄。在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,不断地进行着各种选择,不断地变换着不同的角色。同时,也不断地放弃着原来的追求,有的甚至是放弃了准备为之终身奋斗的追求。
其中一些人也许成了投机家,还有一些人仍然两手空空,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丧失了一种精神,那就是:执著!
执著精神的丧失,从某种意义上说,也就是责任威和使命感的丧失。在现代社会,一个人要谋到一个称心的职业容易,要干成一件无悔的事业则非有执著的精神不可。事情是明摆着的:我们不能把一切工作都仅仅当作是谋生的手段。如果整个社会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。这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!
(刘贤冰《边走边想》)